破解动力电池回收难题 全球首个“超阶零碳建筑”在青岛启用
时间:2025-08-30 15:46:06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8月24日,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在山东青岛正式启用。之所以叫“超阶”,是因为除了光伏发电外,这个大楼还通过梯次储能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放电,实现100%绿能替代。该大楼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在零碳建筑方面取得新进展。

全球首个“超阶零碳建筑”在青岛正式启

 

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高117米,共有23层办公区,日均用电量约6000度。大楼的零碳方式与传统的屋顶加装光伏不同,东西南三面都采用了建筑一体化光伏玻璃幕墙,相当于给大楼披上了一件“发电外套”,实现直接提供直流电,不仅可以就近使用,还可以有效避免直流电转换交流电所带来的损耗,为大楼提供25%左右的绿色能源,一年减少碳排放近500吨。

在大楼底部,还安装着“隐藏能源”,14块淘汰的汽车动力电池在这里继续发挥余热。电池每天进行一充一放,不仅可以将光伏玻璃幕墙产生的多余电量存储在其中,在深谷时段,电网内大量无法消耗的清洁能源也可以以每度0.22元的低价进行存储,供用电高峰期或雨天阴天使用,有效调整用电负荷。

总台央视记者 杨子清:在我身旁的机柜里,对地下的隐藏能源进行了展示,里面布满了淘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,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便会实时对电池进行监测,一旦发生热失控,挂钩便会自动脱扣,电池也会掉到正下方的水池中,与其他的动力电池形成隔绝,保证整个储能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。

实现100%绿电的自给自足
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数字化系统给整个零碳大楼带来了有效的支撑,通过多方案对比,将传统的变电站、配电站等五大站点合一,实现100%绿电的自给自足。

大楼内安装的近24000个微小传感器,有效替代室内的传统开关,实现人与大楼内灯光、空调、电梯等全自动交互。通过扫描人脸便可以实时感知员工需要去的楼层,并立刻安排最近的电梯对员工进行接驳;当员工来到办公区时,灯和空调会自动打开,离开后也会自动关闭,有效实现节能减排。

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于德翔:绿电的消纳,我们大概每年能节约2500吨的碳排放。通过数字化大幅度降低了这个楼的投资成本,接近20%到30%,运营效率提高了30%,用能成本也节约了大概30%。

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节能与绿色能源研究室主任 赵越:超阶零碳大楼不仅是一座建筑,更是一个完整的能源生态系统。实现了100%绿电的自给自足,形成了零碳建筑新模式,利于破解动力电池回收难题,标准化集中管理也避免了电池分散处置的环境风险。

新能源汽车可以给大楼反向供电

在这栋新投用的大楼里,还有着汽车给大楼反向供电的科技,这是如何实现的?

相对于传统机械泊车的烦琐,企业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全自动极速立体泊车系统,不仅在建造初期就节省了0.5亿元的建造费用,使用起来也更加智能高效。

车辆停到指定区域后,机器人便会自动对接、调整车辆位置。再通过精度高、稳定性强的轨道系统结合齿轮驱控技术,实现机器人在轨道上带车快速、精准地移动和启停,单辆停车效率最高可以控制在35秒内。而在这套停车系统里,还藏着新能源汽车给大楼反向供电的黑科技。

总台央视记者 杨子清:我身后的新能源汽车正在给整栋大楼进行供电,反向供电的秘密就是这个只有碗口一般大小的设备,有了它相当于在新能源汽车底部安装了一个额外的充电口,当车辆停稳后,充放电机器人就会进行自动链接。链接成功后,数字化系统就会按需分配,对大楼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源。

在充放电机器人接入时,就可以对车上的动力电池进行“毫秒级”体检,当电压、电流、温度等指标不符合大数据库内同款电池的综合指标时,就会在29秒内将车移动到安全的位置,并根据电池热失控程度对车辆进行梯级浸没,避免危险发生。

目前,每天只需要300辆车为大楼各提供10度电,就可以为大楼解决近一半的能耗,每位员工还可以享受每度电差价1.2元的收益。在极端情况下也可以完全采用汽车反向供电的模式,保证大楼正常稳定运行。

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节能与绿色能源研究室主任 赵越:通过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统,大楼成为电网的柔性调节节点,可以配合电网削峰填谷,缓解高峰用电压力,同时也提高了供电可靠性,其离网运行能力可以确保关键负荷不间断供电。

零碳场景融入生活 加快清洁能源网形成

近年来,零碳建筑、零碳园区遍地开花,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也融入了各式各样的零碳应用场景,“零碳”究竟带来了怎样的改变?

近日,位于广东的大三门岛再次实现了“零碳岛”升级,荒废的海虾养殖场不仅实现了渔光互补,还在一旁配备了1万千瓦时的“超级充电宝”。白天多余的电量可以进行存储,山顶新加装的一台200千瓦的大型风机,也可以在夜晚为村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绿色电源。

村民告诉记者,以前在岛上通过柴油发电,一度电的成本要近3元,现在不仅用电成本降低到0.62元/度,用不完的电还可以卖给南方电网,获取额外的收益。实现了用电自由,岛上的游客也多了起来。

游客 冯杰:这个岛以前我也来过,水电供应非常差,半夜经常没有电。现在24小时可以通电,有空调,环境也漂亮了,以后我会经常过来的。

在山东济南,城区里的供暖烟囱也悄然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全国最长的“温暖动脉”。聊热入济长距离供热工程总长约130公里,将聊城两座发电厂的余热送到济南,不仅可满足约1亿平方米供热需求,在每年采暖季还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0万吨。

位于贵州贵安的智算中心集群正在为全国各地提供着零碳算力。浸没式液冷散热配合上氟泵空调的自然冷却技术,不仅可以拥有更快更精准的算力,还可以有效节省电力,降低碳排放。屋顶配备的光伏矩阵与分布式风能组成微电网,也使绿电覆盖率达100%。

南网数字集团驻贵安数据中心项目经理 卢才漂:每年节约标准煤约3200吨,相当于植树80万棵,显著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。

数据显示,我国煤炭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56.8%下降到2024年的53.2%,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39.7%,高效清洁的能源网络正在加快形成。

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节能与绿色能源研究室主任 赵越:高效清洁能源网络,首先有利于守护绿水青山,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,对于企业来说,将显著提升企业绿色能源消费比例,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。高效清洁能源网络的构建将创造更加绿色、智能、普惠的美好未来。

标签:

最新
  • 破解动力电池回收难题 全球首个“超阶零碳建筑”在青岛启用

    8月24日,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在山东青岛正式启用。之所以叫超阶,

  • 中国气象局:已向全社会开放100余种气象数据 每日焦点

    中国气象局构建了从过去、现在到未来,覆盖全球、区域、局地的数据

  • 如何看前两月“发展态势向新向好”?(读者点题·共同关注)

    近日,今年前两月经济数据发布,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概括为发展态

  • 天津资本市场服务平台暨“四库”系统上线 赋能企业发展

    中新网天津2月20日电 (记者 周亚强)记者从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获

  • 民盟四川省委会建言修复大蜀道人文环境

    据了解,古蜀道跨越3000年历史,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址

  • 北京疾控:北京流感已达流行高峰 呈逐步下降态势

   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天表示,当前,北京

  • 8大类家电新增10.2万种,家电新品种你用过吗?

    逛逛家电市场,你是否发现新技术、新功能、新场景更多了?国家市场监

  • 进博会氢能聚焦:丰田新产品新技术推动氢能应用普及

    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的全球共识不断增强,清洁能源也成为各国能源转型

  • 百度CTO王海峰:智能体技术将促进大模型应用爆发

    10月22-24日,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

  • 408件(套)南海沉船出水文物将首次公开展示

    深蓝宝藏——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新闻发布会于9月19

  • 铅、镍、锡和氧化铝期权在上期所正式上市 共计314个合约-全球看热讯

    9月2日,上海期货交易所(简称上期所)宣布,铅、镍、锡和氧化铝四个

  • 热点!(走进中国乡村)“90后”女青年撬动广东徐闻柠檬大产业

    中新网湛江8月12日电 题:90后女青年撬动广东徐闻柠檬大产业作者

  • ​倾心竭力 压茬推进——西平县柏苑街道办事处多措并举开展抢时趁墒播种工作

    目前正值夏收夏播关键收尾阶段,西平县柏苑街道办事处各部门、站所充分

  • 全球快报:矩阵IP化、运营精细化、服务标准化,传统律所数字化三板斧实现获客增长

    作为靠专业吃饭的律师行业,如今也面临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。案

  • (上海自贸区十年)我在自贸区|陆家嘴“钱管家”:高水平开放提升投资信心

    中新网上海10月6日电 题:陆家嘴钱管家:高水平开放提升投资信心中

  • 福利中士谢菲尔德将军小说 福利中士

    1、没有,你在8里的美军角色是三角洲部队的“寒霜”韦斯特布鲁克上士,

  • 旅游
    • 《2023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》发布

    • 支付宝实名认证怎么取消? 支付宝异地登录要刷脸怎么办?

    • 原籍指的是什么?户籍可以变换吗?

    • 电脑屏幕怎么设置?电脑开不了机怎么办?-世界聚看点